洁净室检测
检测范围
洁净室温度、洁净室湿度、洁净室压力、洁净室风速、洁净室换气次数、洁净室尘埃粒子数、洁净室浮游菌数、洁净室沉降菌数、洁净室噪声、洁净室照度、洁净室静电、洁净室微振、洁净室自净时间、洁净室气密性、洁净室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洁净室风量平衡、洁净室气流组织、洁净室压差梯度、洁净室表面清洁度、洁净室表面微生物限度、洁净室表面电阻率、洁净室表面粗糙度、洁净室表面硬度、洁净室表面光泽度、洁净室表面耐磨性、洁净室表面耐腐蚀性、洁净室表面耐候性、洁净室表面耐污染性
检测项目
温度、湿度、风速、风量、静压差、浮游菌、沉降菌、尘埃粒子数、高效过滤器完整性、照度、噪声、自净时间、换气次数、气流流型、表面微生物、浮游菌浓度、沉降菌浓度、温度均匀度、湿度均匀度、照度均匀度、噪声均匀度、空气洁净度级别、送风量、新风量、排风量、静压差、气流速度、气流方向、气流组织、洁净室压力控制、洁净室温度控制、洁净室湿度控制、洁净室空气净化效果、洁净室自净能力、洁净室防污染措施、洁净室维护管理。
检测方法
洁净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洁净度:通过粒子计数器等设备空气中的颗粒物数量和大小,以评估洁净室的空气质量。
2. 风速和风量:使用风速仪等工具测量洁净室内的空气流速和风量,确保空气流通符合设计要求。
3. 压差:洁净室与相邻区域之间的压差,以防止污染物的进入。
4. 温度和湿度: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测量洁净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环境条件适宜。
5. 噪声:洁净室内的噪声水平,以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
6. 照度:测量洁净室内的光照强度,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照明。
7. 微生物:通过培养皿等方法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以评估洁净室的生物污染程度。
8. 过滤器:定期检测过滤器的性能,确保其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9. 静电:洁净室内的静电水平,以防止静电对产品和设备的影响。
10. 自净时间:测量洁净室在停止污染源后恢复到规定洁净度所需的时间。
检测仪器
尘埃粒子计数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和大小分布。
浮游菌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浮游菌,评估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
风量罩:测量通风系统的风量,确保洁净室的空气流通符合要求。
压差计:测量洁净室与相邻区域之间的压差,以维持正确的空气流向。
温湿度计:监测洁净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环境条件适宜。
照度计:测量洁净室内的光照强度,以满足工作要求。
噪声计:洁净室内的噪声水平,确保工作环境安静。
高效过滤器检漏仪:高效过滤器的完整性,防止空气泄漏。
国家标准
FZ/T 64056-2015(2017) 洁净室用擦拭布
QJ 2214-1991 洁净室(区)内洁净度级别及评定
FZ/T 64056-2015 洁净室用擦拭布
GB/T 24461-2023 洁净室用灯具技术要求
GB/T 25915.2-2021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2部分:洁净室空气粒子浓度的监测
FZ/T 80012-2012(2017) 洁净室服装 点对点电阻检测方法
FZ/T 80014-2012 洁净室服装 通用技术规范
FZ/T 80014-2012(2017) 洁净室服装 通用技术规范
FZ/T 80012-2012 洁净室服装 点对点电阻检测方法
CAS 129-2005 洁净室与相关受控环境 性能评价准则
其他标准
VDI 2083-5.1-2007 洁净室 洁净室操作
VDI 2083-5.2-2008 洁净室技术 洁净室操作 可反复使用洁净室服装的去污
VDI 2083-4.1-2006 洁净室技术 洁净室的设计、施工和起用
ASTM E2352-2004(2010) 航天洁净室和相关受控环境洁净室操作的标准实施规程
VDI 2083-15-2007 洁净室技术 洁净岗位工作人员
JIS B9920-2002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分类
VDI 2083-11-2008 洁净室技术 质量保证
BS 8568-2013 洁净室.洁净室和空气净化设备中改善能效的操作规程
BS EN ISO 14644-2-2015 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性能的颗粒物浓度监测证据
NF X44-101-2-2016 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 第2部分: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性能的颗粒物浓度监测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