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β放射性检测
一、核心检测方法
厚源法(HJ 899-2017)
原理:通过浓缩水样后测量固体残渣的β放射性强度,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及工业/生活污水;
步骤:取1-5 L水样酸化后蒸发浓缩,烘干研磨成均匀粉末,铺样后使用低本底β测量仪检测。
液闪计数器法(LSC)
优势:灵敏度高(检出限达0.01 Bq/L),可同步检测总α和总β放射性;
操作:水样与闪烁液混合后直接测量,避免蒸干步骤的样品损失。
二、标准与限值要求
检测标准
HJ 899-2017:规定了厚源法的仪器校准、空白对照及数据计算规则;
GB 5749-2025:生活饮用水中总β放射性限值为1 Bq/L,超标需核素分析评估。
质量控制
平行样与空白样:每批次检测需加入,相对偏差≤10%;
标准物质验证:使用镭-226或钾-40标准源校准仪器,确保数据可靠性。
三、关键操作要点
样本预处理
蒸干浓缩:需控制蒸发温度≤100℃,避免放射性核素挥发(如铯-137);
残渣处理:硝酸盐残留需通过硫酸盐化(加浓硫酸加热)消除干扰。
仪器校准
本底扣除:测量前需连续监测仪器本底值≥24小时;
几何条件优化:铺样厚度控制在20-40 mg/cm²,确保β粒子穿透率稳定。
四、实际应用与案例
区域监测
某山区疾控中心采用厚源法检测自来水厂出厂水,结果均符合GB 5749限值;
某州通过液闪计数器法提升水源地放射性监测能力,完成持证上岗考核。
污染溯源
总β超标时需排查核设施排放、医疗废水或天然放射性矿物溶解(如铀矿)。
通过标准化操作与动态质控,可精准评估水体放射性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及生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