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度检测
一、核心检测方法
光散射法(90°散射光法)
原理:通过测量与入射光呈90°方向的散射光强度,计算悬浮颗粒浓度,测量结果以NTU(散射浊度单位)表示;
优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至0.01 NTU),适用于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等高精度检测。
分光光度法(GB 13200-91)
适用场景:饮用水、天然水及高浊度水检测,最低检出浊度为3 NTU;
操作:通过比较待测水样与标准液的吸光度差异,换算浊度值。
目视比色法
适用场景:低浊度水(如水源水),最低检测浊度为1 NTU;
限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常用于快速定性评估。
二、仪器设备与技术参数
在线浊度传感器(如SJ-S9)
技术特点:采用90°散射光法+温度补偿算法,输出稳定性误差≤1%;
防护等级:IP68防水,适用于长期浸没式监测(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
便携式浊度仪
测量范围:0-4000 NTU,支持现场快速检测(误差≤3%);
应用场景:应急监测、野外水质调查。
实验室分光光度计
校准要求:需使用福尔马肼标准液(Formazin)校准,确保线性误差≤2%。
三、标准限值与质控要求
饮用水标准(GB 5749)
限值:出厂水浑浊度≤1 NTU,水源受限时可放宽至3 NTU;
超标风险:高浑浊度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军团菌)。
工业循环水标准(GB 50050)
建议值:冷却水浑浊度≤20 NTU,防止管道结垢和微生物滋生。
质控措施
空白样与平行样:每批次检测需加入,相对偏差≤5%;
仪器校准:每日使用标准液验证,长期漂移值≤1 NTU。
四、关键操作要点
样本预处理
过滤要求:高浊度水样需经0.45 μm滤膜预处理,避免大颗粒干扰;
避光保存:采集后4小时内完成检测,防止微生物活动影响浊度。
干扰排除
气泡干扰:静置水样至无气泡后再测量;
色度干扰:有色水体需采用色度补偿算法修正(如双波长检测)。
五、应用场景与案例
饮用水安全监测
自来水厂采用在线传感器实时监控浑浊度,确保出厂水达标(≤1 NTU);
某省景观水检测中,浑浊度与臭和味指标联动分析,评估水体感官质量。
污染溯源与应急响应
突发性浑浊度升高时,结合悬浮物成分分析(如黏土、藻类)定位污染源;
激光散射法用于高精度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纳米级颗粒物浊度7。
通过多方法联用、智能化仪器及标准化操作,可精准评估水质浑浊度风险,保障用水安全与生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