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细胞凋亡实验
一、实验原理与核心检测指标
细胞凋亡特征
形态学变化:细胞体积缩小、膜泡化、染色质凝集、凋亡小体形成,区别于坏死的细胞肿胀和膜破裂。
生化标志物:线粒体膜电位下降(JC-1染色红→绿荧光转变)、细胞色素C(Cyt-C)释放至胞质、Caspase-3激活。
检测指标
定性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 33342/PI双染(活细胞蓝色、凋亡细胞亮蓝、坏死细胞红色)。
定量检测: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区分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
二、诱导方法与操作流程
化学诱导法
常用试剂:三尖杉酯碱(0.5-2 μM)、5-FU(20-50 μM)、顺铂(10-20 μg/mL),处理时间24-48小时。
作用机制:
抑制DNA合成(如5-FU干扰胸苷酸合成)。
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如顺铂诱导ROS生成)。
物理诱导法
紫外辐射:UV-C(254 nm)照射15-30分钟,诱导DNA损伤触发p53通路。
血清剥夺: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48-72小时,模拟营养缺乏应激。
三、实验步骤(以三尖杉酯碱诱导为例)
细胞处理
接种对数生长期细胞(如PC-3)于6孔板,密度约80-90%时更换含三尖杉酯碱(1 μM)的培养基78。
对照组使用等量DMSO溶剂,37℃、5% CO₂培养24小时。
样本制备与染色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JC-1染色后观察荧光转变(红→绿),荧光强度比(590/530 nm)量化膜电位下降。
Caspase-3活性检测:裂解细胞后使用Ac-DEVD-AMC底物,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405 nm激发光下的460 nm发射光强度。
流式细胞术分析
收集细胞后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
象限划分:Q1(坏死细胞:PI⁺/Annexin V⁻)、Q2(晚期凋亡:PI⁺/Annexin V⁺)、Q3(早期凋亡:PI⁻/Annexin V⁺)。
四、关键注意事项
条件优化
药物浓度需预实验确定(CCK-8法验证细胞活力>70%),避免高浓度导致坏死。
凋亡诱导时间与细胞类型相关(如肿瘤细胞需24-48小时,原代细胞可能延长至72小时)。
干扰排除
避免消化过度:胰酶处理时间≤2分钟,防止假阳性凋亡信号。
荧光染色避光操作,Hoechst 33342染色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五、应用案例
抗肿瘤研究:ZFPG纳米酶通过耗竭GSH、上调LPO水平增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流式检测显示凋亡率提升2.3倍。
药物筛选:头孢噻嗪(HT)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显示Caspase-3剪切体表达量增加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