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集料检测
一、核心检测项目
物理性能检测
细度模数:通过筛分试验测定集料粗细程度,控制混凝土工作性能与强度。
含泥量:采用筛洗法检测粒径<0.075 mm的尘屑含量,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含泥量需<2.0%。
泥块含量:检测遇水软化颗粒含量,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泥块含量需<1.0%。
力学与耐久性检测
塑性指数:通过压缩试验机测定集料黏性特征,评估路基稳定性。
棱角性与磨耗性:新增粗集料棱角性、洛杉矶磨耗试验,评估抗压与抗磨损能力。
加热安定性:恒温加热后检测质量损失率,评价高温稳定性。
特殊集料检测
工业矿渣与再生集料:新增冻融稳定性、压碎值试验,评估环保材料适用性。
二、执行标准与试验方法
现行标准
JTG 3432—2024:替代旧版JTG E42—2005,强制要求细集料取样方法细化、新增再生集料试验。
JTGF30-2003:规范水泥混凝土集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试验设备
筛分仪(0.075–4.75 mm筛孔)、洛杉矶磨耗机、恒温加热箱等需符合计量认证要求。
三、取样与检测频率
取样规则
粗/细集料: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代表数量≤500 m³,取样需覆盖料堆上中下层。
矿粉填料:每100吨为一批次,采用四分缩样法取2 kg试样。
检测流程
现场初筛:目测集料颜色、级配均匀性,剔除杂质结块。
实验室复检:优先无损检测(筛分、含泥量),后破坏性试验(磨耗、冻融)。
四、关键检测方法更新(2025版)
细集料取样
新增皮带输送机动态取样法,减少人为误差。
冻融试验
冻融循环次数由15次增至25次,模拟严苛气候条件。
再生集料评价
引入压碎值-吸水率联合指标,评估再生骨料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五、注意事项
样品保存
密封防潮,避免含泥量因吸湿升高。
设备校准
筛分仪需每3个月校验筛孔精度,确保数据可靠性。
报告时效性
检测报告需包含CMA资质章,有效期1年。
通过系统性检测,可全面控制集料质量,保障公路工程的路用性能与长期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