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色牢度检测
耐水色牢度检测是评估纺织品在水环境作用下颜色稳定性的核心测试项目,其核心方法与实施要点如下:
一、检测原理与标准
定义:通过模拟织物遇水后的浸泡或摩擦场景,评估原布褪色程度及对贴衬织物的染料转移情况,测试包含静态浸泡(如GB/T 5713)与动态摩擦(如AATCC 107)两种形式。
核心标准:
国际标准:ISO 105-E01(静态)、AATCC 107(动态)
中国标准:GB/T 5713(等效ISO 105-E01)
特殊场景:装饰织物适用GB/T 31898-2015(动态摩擦+干燥后评定)。
二、测试流程要点
试样制备
裁剪40mm×100mm面料,与标准多纤维布(如DW型)无缝缝合,确保接触面无褶皱;
预处理环境需控制在20℃±2℃、湿度65%±4%条件下平衡24小时。
设备操作
使用耐水渍色牢度仪,配置不锈钢测试架与砝码(如国标3.63kg或ISO标准4.10kg);
浸泡参数:水温37℃±1℃(AATCC标准)或40℃±2℃(ISO标准),加压时间4小时。
后处理
冲洗试样时用40℃蒸馏水去除残留试剂,悬挂晾干温度≤60℃避免二次变色;
干燥后需在标准光源箱(如D65光源)下进行颜色比对。
三、结果评定与影响因素
评级方法:
采用5级制灰色样卡(1级最差,5级最优),或分光光度计测定色差ΔE值;
重点关注多纤维布的醋酸纤维和尼龙部分,其沾色敏感度最高。
关键影响因素:
染料类型:活性染料固色率>90%可提升至4级以上;
纤维特性:氨纶因湿态塑化作用易导致染料迁移;
后处理工艺:残留助剂(如匀染剂)会降低色牢度等级。
四、质量控制要求
设备校准:每月检查砝码精度(误差≤±1%),温度传感器需定期用标准温度计校验;
试剂管理:洗涤剂需现配现用(如AATCC 1993标准液有效期≤24小时);
交叉验证:每批次测试需包含10%的平行样,结果偏差应≤0.5级。
五、典型应用场景
服装类:泳装、运动服需达到≥4级以满足频繁水洗需求;
家纺类:床品套件执行GB 18401强制标准,耐水色牢度≥3级;
户外用品:帐篷面料需通过动态摩擦测试(如JIS L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