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研检测技术院
  • 首页
  • 食品检测
    • 农产品检测
    • 肉制品检测
    • 调味品检测
    • 饮品类检测
  • 化工检测
    • 化工助剂检测
    • 化工原料检测
    • 化工产品检测
  • 材料检测
    • 建材检测
    • 涂料检测
    • 橡胶检测
    • 塑料检测
    • 金属检测
    • 纺织品检测
    • 木材检测
    • 其他材料检测
    • 高分子材料检测
  • 能源检测
    • 矿产检测
    • 油品检测
  • 科研检测
    • 性能检测
    • 功能检测
    • 植物检测
    • 生物检测
    • 含量检测
    • 电子检测
    • 电气类检测
    • 医疗器械检测
    • 医药检测
    • 环境检测
  • 更多检测
    • 保健品检测
    • 汽车检测
    • 科研服务检测
    • 家具检测
    • 软件检测
    • 家用电器检测
    • 生活用品检测
    • 肥料检测
    • 清洁用品检测
    • 杀虫驱虫药剂检测
  • 机械产品测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材料检测 > 高分子材料检测

碳化硅陶瓷热震烧蚀测试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5-07-30 点击数:

碳化硅陶瓷热震烧蚀测试.png

碳化硅陶瓷热震烧蚀测试是评估碳化硅陶瓷材料在急剧温度变化(热震)和高温烧蚀双重作用下,能否保持结构完整性、力学性能及抗侵蚀能力的实验,对于其在高温极端环境(如火箭发动机喷管、高温热防护部件、冶金炉衬等)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以下是该测试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测试前准备

样品制备与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碳化硅陶瓷样品,尺寸根据测试设备要求确定(常见为 Φ30mm×10mm 的圆柱或 50mm×50mm×5mm 的平板),确保表面平整、无裂纹、无气孔等初始缺陷。若为涂层样品(如碳化硅涂层覆于其他基体),需保证涂层厚度均匀(通常 0.5-2mm)且与基体结合良好。

测试前记录样品初始状态:尺寸(用卡尺测量长度、直径 / 边长)、质量(电子天平,精度 0.001g)、外观(有无细微裂纹)及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作为基准数据)。

设备与介质准备:核心设备包括高温热震炉(可快速升降温,温度范围室温至 1600℃以上)、烧蚀测试装置(如氧乙炔焰烧蚀器、等离子弧喷枪,模拟高温火焰或等离子体烧蚀环境)、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红外测温仪,监测样品表面及内部温度)、金相显微镜(观察微观损伤)。

烧蚀介质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如氧气 - 乙炔火焰(温度可达 3000℃以上)、高温燃气(含侵蚀性成分如 H₂O、CO₂)或熔融金属 /slag(模拟冶金环境)。

参数设定:根据碳化硅陶瓷的实际使用工况设定参数:

热震参数:高温温度(如 1000℃、1200℃、1500℃,覆盖材料工作温度)、低温温度(通常为室温或冷水浴 0-25℃)、循环次数(10-50 次,模拟反复热冲击)、升降温速率(≥100℃/min,体现 “骤变” 特性);

烧蚀参数:烧蚀温度(如 2000-2800℃)、烧蚀时间(30s-5min)、热流密度(如 1000-5000kW/m²,模拟不同热负荷)、烧蚀距离(样品与火焰喷枪的距离,控制热输入强度)。

测试流程

热震预处理:

将样品放入热震炉,升温至设定高温(如 1200℃),保温 30 分钟(确保样品整体达到热平衡)。

快速将样品从高温炉取出,立即置于低温环境(如室温空气中冷却或投入冷水浴),实现急剧降温。

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裂纹、剥落,记录热震后的外观变化。

重复 “高温保温 - 骤冷” 过程,完成设定的热震循环次数(如 20 次)。

高温烧蚀测试:

热震处理后的样品(或未经热震的对比样品)固定在烧蚀测试装置的样品台上,确保烧蚀面正对热源(如氧乙炔焰喷头),调整烧蚀距离和角度(通常垂直烧蚀,保证受热均匀)。

启动烧蚀装置,按设定参数(温度、热流密度)对样品表面进行持续烧蚀,同时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样品表面温度,确保达到目标烧蚀温度。

烧蚀过程中观察样品状态:是否出现熔融、气化、开裂或剥落,记录烧蚀区域的颜色变化(如是否因氧化呈现灰白色)、有无烟雾(反映材料分解或挥发)。

达到设定烧蚀时间后,关闭热源,让样品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测试后检测与分析

宏观性能检测:

质量损失:用电子天平称量烧蚀后样品质量,计算质量烧蚀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质量损失,g/(cm²・s)),损失越小说明抗烧蚀能力越强。

尺寸变化:测量样品烧蚀面的直径、厚度变化,计算线烧蚀率(单位时间的厚度损失,mm/s),评估材料被侵蚀的速率。

外观与结构:用肉眼或体视显微镜观察样品是否有裂纹、变形、剥落或熔融痕迹,重点检查热震后烧蚀区域的裂纹扩展情况(热震会加剧烧蚀后的结构损伤)。

微观与力学性能分析:

微观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烧蚀表面及截面的微观形貌,分析是否存在熔融层、气孔、晶界氧化或相变(碳化硅在高温下可能氧化生成 SiO₂,形成保护膜或因体积变化产生裂纹)。

力学性能:对热震烧蚀后的样品进行抗弯强度测试,与初始强度对比,计算强度保留率(如保留率≥70% 为合格),评估材料力学性能的退化程度。

物相分析:用 X 射线衍射(XRD)检测烧蚀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判断是否因高温发生分解(如 SiC→Si+ C)或氧化反应(如 2SiC + 3O₂=2SiO₂ + 2CO),分析反应产物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判定与分析

合格标准: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合格的碳化硅陶瓷需满足:热震烧蚀后无明显裂纹或剥落;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低于规定值(如某火箭喷管材料要求线烧蚀率≤0.1mm/s);抗弯强度保留率≥60%;氧化层连续且无脱落(SiO₂氧化层可阻碍进一步烧蚀)。

性能评估:对比不同热震循环次数下的烧蚀结果,可分析热震对材料抗烧蚀性能的影响 —— 热震次数越多,材料内部裂纹越易扩展,烧蚀时更易被侵蚀,烧蚀率会显著上升。

失效原因分析:若样品出现严重开裂或高烧蚀率,可能原因包括:材料致密度低(气孔多,易被高温介质侵入)、纯度不足(杂质在高温下熔融形成薄弱点)、热震导致的微裂纹为烧蚀介质提供通道等。

例如,碳化硅在超过 1600℃且有氧环境下,氧化生成的 SiO₂若因热震发生剥落,会失去保护作用,导致烧蚀加剧。

注意事项

高温操作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佩戴隔热面罩、耐高温手套,设备周围设置防护屏障,避免高温灼伤或火焰喷射事故。

热震转移过程需快速(≤5 秒),确保 “骤冷” 效果,减少温度梯度不足导致的测试偏差。

烧蚀介质(如氧乙炔气体)需妥善储存,测试区域保持通风,避免燃气泄漏或有害气体积聚。

样品固定需牢固,防止烧蚀过程中因热变形或气流冲击导致位置偏移,影响烧蚀均匀性。

通过该测试,可全面评估碳化硅陶瓷在热震与烧蚀复合作用下的耐受能力,为其在高温极端环境中的选材、结构设计及工艺优化提供关键数据,保障相关部件的长期稳定运行。

Tag: 碳化硅陶瓷热震烧蚀测试 实验分析 第三方检测 检测机构 材料检测 高分子材料检测
上一篇:生胶检测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玻璃折射率检测
  • 聚乙烯醇膜检测
  • 耗材检测
  • 薄膜雾度测试
  • 碳化硅陶瓷热震烧蚀测试
  • 陶瓷检测
  • 气凝胶复合膜爆破实验
  • 钝化膜热振耐蚀实验
  • 石墨管吸波性能测试
  • 原纸检测

推荐

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检测

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检测

三氯乙烷检测

三氯乙烷检测

发泡剂检测

发泡剂检测

软化剂双酚A溶出检测

软化剂双酚A溶出检测

偏重亚硫酸钾测试

偏重亚硫酸钾测试

  • 食品检测

    • 农产品检测
    • 肉制品检测
    • 调味品检测
    • 饮品类检测
  • 化工检测

    • 化工助剂检测
    • 化工原料检测
    • 化工产品检测
  • 材料检测

    • 建材检测
    • 涂料检测
    • 橡胶检测
    • 塑料检测
    • 金属检测
    • 纺织品检测
    • 木材检测
    • 其他材料检测
    • 高分子材料检测
  • 能源检测

    • 矿产检测
    • 油品检测
  • 北京市海淀区永澄北路2号院1号楼1层

    400-010-6678

    zhongyan@admin.com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4-2026 中研检测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02151号-3
Tag标签  SiteMap